日前,TCL电子发布年报数据,2022年,公司整体收入713.51亿港元,同比下跌4.7%;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、渠道结构优化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,毛利逆势同比增长4.6%达131.12亿港元,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.7个百分点至18.4%;公司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达到7.04亿港元,同比大幅上升102.4%。
TCL电子认为,2022年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,全球产业格局重构,用户数字智能化需求增加,为集团智能终端和创新业务所处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对于强周期性行业来说,在下行和筑底周期,能够维持甚至扩张市场份额,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抢得先机。
韩、日与中国台湾等地区已有不少品牌新建产能慎重,甚至收缩投资、抛售资产。而国内的海信、TCL电子、小米等品牌趁势而起,已经向行业第一发起最后冲刺。
谁是“全球第二”
在2022年全球出货量与市占率的具体排名上,海信与TCL电子均宣称自己是“全球第二”。
前者曾凭借卡塔尔世界杯上“中国第一、全球第二”的广告标语疯狂刷屏,在消费者心中烙印深刻。
后者则在不久前发布年报时高调宣称,2022年TCL智屏全球出货量2378万台,同比逆势提升0.8%,市占率排名连续数年持续提升,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二。
事实上,TCL电子在这里玩了一个小心机:强调自己排名全球第二的是TCL智屏,将旗下TCL、Melody、Rowa等6个品牌都归于一体,市占率共计11.7%;而海信旗下海信、东芝、Vidda三个品牌却被分开计算,因此排名略低。
根据市场调研机构Omdia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球电视出货量数据,三星排名第一,海信、TCL、小米分列第二、第三和第五,市占率分别为12.1%、11.7%和6.2%。
Omdia数据同样受到TCL电子的认可,其在年报中引用Omdia数据称,2022年全球TV行业出货量规模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整体承压,为2.03亿台,同比下降4.8%;出货规模为1024.21亿美元,同比减少13.2%。
若抛开这些“小心机”不谈,TCL电子的确称得上国产电视崛起代表之一。
特别是在韩国三星宣布全面退出LED面板业务之后,历时两年半,TCL华星彻底完成对三星苏州面板厂以及包括577项美国专利在内的数千项大尺寸LCD面板专利收购,为TCL电子在智能终端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。
此消彼长之下,TCL电子在电视业务板块的全球影响力急剧上升。
TCL电子认为,2022年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,全球产业格局重构,用户数字智能化需求增加,为集团智能终端和创新业务所处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在此背景下,企业除聚焦核心显示业务和互联网业务发展之外,也在积极探索新能源、新场景、新兴智能硬件等带来的新增长机会,加速创新业务的规模,并使之成为第二增长曲线。
在创新业务板块方面,TCL电子持续聚焦分布式光伏、智能家居及AR/VR等产品与内容。
正是显示业务、创新业务、互联网业务三大板块共同的产品创新与市场战略推进,带动TCL电子实现年度净利润同比超100%的增长。